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老照片库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美丽乡村入画来|村庄环境治理怎么做,这个小村子有绝招

    信息发布者:mmt123mmt
    2017-11-15 22:53:21   转载

    走进靖安镇大耆老村,青山绿水环抱,一条条村道洁净如洗,村民房前屋后干干净净,新盖的房子“坡顶青瓦两头翘,白墙灰线格子窗”,家家有庭院,户户泛绿色,小广场功能齐全,设施完善,环境优美宜人,亭子、绿树、太阳能路灯、高音喇叭应有尽有……按照云南省环保世纪行“推进乡村生态文明,促进美丽乡村建设”的主题,大耆老村一幅幅动静相宜的村寨美景展现在记者的面前。


    靖安镇大耆老村是一个贫困面较大的山区村,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6户1466人,D级危房915户,需要改造345户,主要经济来源为粮食种植及牲畜养殖,群众人均纯收入2830元。为了积极推进安置点房屋建设,让群众能住上安全房,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,靖安镇打响了易地搬迁攻坚战。大耆老村遵循依山就势、错落有致、因地制宜的原则,按照“坡顶青瓦两头翘、白墙灰线格子窗”的建筑风貌,于2015年10月开始统一打造特色民居。房屋建设推行厨卫入户、人畜分离,突出安全、经济、适用、美观。除了建房以外,还投入资金5367万元,硬化通村道路11.5公里、连户道路17公里,建设文化活动广场1个、污水处理厂1个、污水管网21.3公里、高效农业灌溉沟渠8公里,改造庭院200户,基础设施彻底改变,人居环境大幅提升。




    大耆老村支书杨兴亮说:随着党委政府扶贫力度的加大,目前整个大耆老村已经有一千户左右的群众搬入了新居。搬入新居后,厨、卫都是入户了,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。另外,污水处理配套设施也相应跟上,马上就要投入使用。


    截止到目前,全村1008户民房建设已全部完工,入住率达95%。垃圾、污水处理厂已于2016年5月完工并投入使用,全村污水处理率达84%,垃圾实现了100%无害化处理。通村道路于2016年7月全面完工,道路长期以来脏、乱、灰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。村内道路、庭院、畜圈、广场、文化活动室建设基本完工,村内环境卫生持续好转,群众生产生活设施和休闲娱乐场所逐步健全,干净、整洁、有序的美丽村庄已初步形成。




    记者走进大耆老4组的陈世忠家,他家的庭院里院坝和蔬菜地块错落有致,院坝可以晒阳光、还可以纳凉,地块里种着的生态蔬菜,随时可以为陈世忠家提供方便。在地块里,记者看到一个窨井盖模样的盖子,旁边还有像电表箱一样的箱子。了解后才知道,那是一个用电处理污水的新型设备。这样一来,老陈家的污水就不用发愁了。


    进老陈家屋里,地面是光洁发亮的地板砖,墙体是像城里的建筑设计一样,有吊顶、有电视背景墙,卫生间、厨房一应俱全。


    陈世忠说,他家是从下营的海子里搬上来修建在这儿的。以前在那个地方,垃圾靠风刮,污水靠蒸发。现在他家是按照易地搬迁的政策搬在这儿来的,现在房屋修好了,马路硬化好了,自来水也有了。现在环境好了,条件好了,大家都随时打扫,注意形象,保持保持一种清洁卫生的习惯。你看着我做,我看着你做,大家互相都在学好,都在争文明。让自己的环境都保持得干净整洁。



    乡村美丽了,乡村生态了、文明了,人的素质也逐渐得到了提升。同时,大耆老村完小也开展专题课,让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环境、保护环境的意识,并通过小手拉大手,让文明乡风影响一个家庭,带动整个大耆老村参与提升人居环境的行动。


    在党委、政府的带动下,靖安镇大耆老村群众闯出了一条乡村生态的发展之路,实现了从“贫穷、落后、基础差”到“美丽、宜居、新农村”的美丽“蝶变”。


    图文|任天能

    审核|邓龙启 杨玉昆

    编辑|李洁 校对|曾巍

    投稿邮箱:1718119134@qq.com



    注册村网通及时关注本村信息

    铁家湾     桃源回族乡信息网    桃源回族乡农村信息网

    村网通技术交流QQ群:512899541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